序一
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释圣辉
古来志书,所以“存史资鉴”以励后人。古之名山宝刹,亦历有专志,备详一寺之兴革沧桑、规制盛举,载籍不忘。
南普陀寺肇始于五代,建制于清初,千百年来,枕山面海,独擅胜境,钟灵毓秀,高僧辈出,梵宇恢宏,名闻海内。1933年,太虚法师住持南普陀寺,曾请虞愚居士和寄尘法师合编《厦门南普陀寺志》。该志对于南普陀寺千年历史仅记其略,而对寺院改制十方丛林后的十年盛事则载之甚详,列传人物尤以近代僧俗大德为主。然该志过于简略,取材不广,考订难周,成书至今又历七八十年,千年古刹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20世纪80年代以来,国运昌隆,传统文化日趋复兴,古寺法宇又逢正法振兴的殊胜因缘。于是古刹重新,宏构殿宇,庄严道场,高僧云集。妙湛和尚悲心护教,教育办学,弘法利生,其盛事周隆,竖佛法幢,当以寺志记其史事,以泽后学。则悟大和尚乃佛教后起之秀,继任住持法席后,即于2006年着手编纂《厦门佛教志》。该志出版后,则悟大和尚有感于自虞志以来,南普陀寺尚无详实完备之寺志以昭青史,因复请《厦门佛教志》主笔郑梦星老居士续编《南普陀寺志》。
郑老居士以耄耋高龄,双目患疾,读写艰难,仍勉从其难,负以重托。该书的编撰,幸蒙数位助笔勤力协作,几易其稿,呈有关专家多次审阅,并承多方修订增益,臻于完善,堪得资此文献而传后世也。
圣辉一介沙门,云水山寺,躬历丛林数载盛事,详读其志,随喜赞叹之余,聊以数语,记其始末,赘以为序。
2009年6月
序二
中共厦门市委统战部副部长
厦门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党组书记 陈建德
厦门,古传稻禾一茎,故有嘉禾美名;又岛上常有成群白鹭栖息,得名鹭岛。城名既反映先民拓垦历程,也寄托先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良愿,还展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图景。自近代开埠以来,厦门遂成商贾云集、帆樯林立之地,随之也携进诸种信仰习俗,加之天风海涛、奇岩怪石的胜景,座座庙宇应时而生,留下丰富的宗教文化胜迹。
20世纪80年代,厦门得改革风气之先,成为巨人聚焦之地,伴随五洲各色人等络绎来到这片投资热土,厦门又成为各种文化交融之地。厦门佛教界契时契机、爱国爱教,贯彻宗教政策法规,不断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,展示了博大精深的底蕴。尤其是南普陀寺,历经翻修,古刹重辉,不仅满足佛教信众宗教生活需求,而且协助市佛协复办了闽南佛学院,设立了南普陀寺慈善会、南普陀寺实业社,树立南普陀素斋的品牌。南普陀寺已成为集弘法、教育、慈善、旅游服务于一体功能齐全的重点佛教文化景区,也是佛教界服务众生的重要场所。
郑梦星先生寒暑数载,史海淘金,反复考证,终成洋洋40余万言的《南普陀寺志》。该志资料齐全,共8章,既理清南普陀寺沿革脉络,记载南普陀寺培育僧才弘法海内外佳绩,又详实地纪录南普陀寺在全市现代建设中的历程,为探寻厦门佛教文化提供了一个典型范例,确实做了一件存史于后人的益事。
一叶一菩提,一花一世界。当你打开《南普陀寺志》时,它不仅是一座寺院的沧桑史,也是一部厦门佛教发展史,一部对外友好交往史。
付梓之际,谨作陋言以为志庆。
2009年6月
序三
佛教协会会长、南普陀寺方丈 则悟
《南普陀寺志》出版,这是本寺的一件大事,也是厦门佛教界的一件大事,值得庆贺。纵观中国佛教史,大凡名寺古刹,多有志书存世,让后人借以了解历史的嬗变以及山川人物之真实面貌。南普陀寺是厦门最负盛名的古刹,建寺至今,已历千年。其间多有兴衰变革。遗憾的是,没有留下一部让世人得以了解古刹全貌的翔实志书。直到民国二十二年(1933)太虚方丈任内,才有了一本6万多字的《厦门南普陀寺志》。该志由虞愚居士与寄尘上人合著,其中收入许多有关南普陀寺历史的原始资料,对后人了解南普陀寺之兴替沿革,以及本寺编写志书,均有较高参考价值。但因历史条件所限,加上编写时间过于仓促,无法广为搜罗,详细考核,收入的历史资料主要侧重于本寺改制十方丛林前后10年的历史时段,许多重要的史实无法一一考订完善,未能真实反映千年古刹历史全貌。
现在出版的《南普陀寺志》按现行新编地方志书“横排纲目,纵写历史”的规范编写,编修人员搜集了大量翔实的历史资料,然后加以鉴别,认真考证,去芜存精,去伪存真,按门类分为十章,如实记录了南普陀寺千余年的兴衰更替。志书在真实记录古刹兴衰史时,将其与社会历史时代客观存在的相关关系相对应,论证了佛教事业的兴衰与时代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意识形态,存在着互为因果的辩证关系。就佛教徒自身而言,在因应社会历史发展时所持的态度,与其一生的作为同样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。志书为后人研究厦门佛教发展史,留下了一份宝贵的历史资料,为佛教事业的发展,提供了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,具有强烈的现实借鉴意义。志书还辑录了历朝历代与南普陀寺有关的诗词、楹联、碑文、题刻、文牍等历史文献,以供后人参考采用,大大提高了志书在“存史、教育、资政”等方面的作用。
本志书由本寺聘请80多岁高龄的老居士郑梦星任主笔,由于郑老年迈且双眼几近失明,执笔书写困难多多,乃由本寺增聘助编数名,协助其工作。郑老为闽南史志界名人。经史罗胸,学识渊博,对佛学、佛学史深有研究且多有独到见解,受任后不负重托,在编修人员大力协助下,不分寒暑,昼夜兼程,一部前所未有、门类齐全、体例完备、内容翔实的《南普陀寺志》如期杀青付梓。可谓功德圆满,龙天欢喜。谨述因果以为序。
2009年6月